如果你有任何服務上的需求,請聯(lián)系我們: 021-66770362
如果你有任何服務上的需求,請聯(lián)系我們: 021-66770362
當前,海外加息拖累外需增長、國內疫情散發(fā)影響內需修復,多重因素影響下,10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放緩。
據海關統(tǒng)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55萬億元,同比增長6.9%,較9月份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7%,較9月份下降3.7個百分點;進口增長6.8%,較9月份擴大1.6個百分點。
以美元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5115.9億美元,下降0.4%。其中,出口2983.7億美元,下降0.3%;進口2132.2億美元,下降0.7%。進出口雙雙落入負增長區(qū)間。
對歐盟出口顯著下滑,或與當前歐洲的“去工業(yè)化”有關。
常冉分析,歐洲化石能源的對外依賴度較高,而俄烏沖突導致歐盟遭遇能源斷供的反制裁,加之7月以來的極端干旱氣候沖擊清潔能源生產,歐洲遭遇能源危機。
據WTO預測,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3.0%,低于之前預測的4.7%,在世界貿易下滑的背景下,我國作為主要的出口地區(qū),承受著不小壓力。
下階段我國出口可能繼續(xù)下行。
具體來說,當前全球通脹相對高位,我國出口得益于國內平穩(wěn)的物價水平,具備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但隨著全球通脹水平緩慢回落,我國出口低成本優(yōu)勢可能會逐漸消退。
這意味著,在供給端,我國的競爭優(yōu)勢或將減弱。
再從需求端來看,全球貨幣政策可能前緊后緩,前期大范圍貨幣政策收緊會壓縮外需增長,如果后期加息幅度退坡,那么可能預示著衰退的兌現(xiàn),外需或將繼續(xù)下探。
下階段出口下降的幅度則取決于結構性亮點和外需走弱兩方的變化和角力,可能出現(xiàn)前高后低。
當東盟對機電類的帶動和歐洲對新能源的需求不足以對沖全球經濟衰退的負面沖擊時,出口的下行壓力將進一步凸顯。
進口方面,國內穩(wěn)增長和促投資的政策接力實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可能有助于進口需求釋放,不過進口增長的關鍵仍是內需的修復水平。